《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学 时:48
学 分:3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本课程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介绍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梯、自动扶梯及无障碍设施,站台安全门系统,车站消防系统,车站给排水系统,车站暖通与环控系统,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等相关设备的原理、结构、功能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设备定期检查、基本操作、设备故障及应急处置等基础实践技能。本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通过工作原理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剖析,对车站设备系统、组成原理和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以实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期培养出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公共交通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等对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相应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本课程涉及的领域操作性、应用性较强,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流程为课程设计的“纲”,以流程中的工作节点安排各项目内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完成各节点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三、课程目标
1. 认知目标
能够熟知并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设备原理、结构和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自动售检票系统
(2)电梯与自动扶梯
(3)站台安全门系统
(4)车站消防系统
(5)车站给排水系统
(6)车站暖通空调与环控系统
(7)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
2.能力目标
(1)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基本操作;
(2)掌握自动及半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3)掌握地铁车站升降直梯、自动扶梯的定期检查和基本操作;
(4)掌握站台安全门的控制系统;
(5)掌握站台安全门的运营前检查和基本操作;
(6)掌握不同情形下站台安全门的应急处置;
(7)掌握车站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常规使用;
(8)掌握不同情形下车站火灾的应急处置;
(9)掌握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内容;
(10)掌握车站给排水设备的操作方法;
(11)掌握区间消防管道漏水、给水设备漏水和排水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
(12)掌握地铁车站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服务素养以安全操作的责任意思。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评价、塑造自我形象的素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
项目(或学习情境) |
参考学时 |
1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概述 |
4 |
2 |
自动售检票系统 |
8 |
3 |
电梯、自动扶梯与无障碍设施 |
4 |
4 |
站台安全门系统 |
8 |
5 |
车站消防系统 |
6 |
6 |
车站给排水系统 |
2 |
7 |
车站暖通空调与环控系统 |
8 |
8 |
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 |
2 |
9 |
调研实践+复习 |
6 |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1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概述 |
学时 |
4 |
学习目标 |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用; 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3.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主要设备的功能。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城市轨道交通内涵及发展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概念及分类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主要设备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头脑风暴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2 |
自动售检票系统 |
学时 |
8 |
学习目标 |
1.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架构及运营模式; 3.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基本操作; 4.了解半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基本操作; 5.掌握自动及半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6.了解半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自动售检票系统认识 2.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基本操作 3.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故障处理 4.自动售检票系统拓展知识-新型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杭州地铁的应用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观察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3 |
电梯、自动扶梯与无障碍设施 |
学时 |
4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铁车站升降直梯、自动扶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地铁车站升降直梯、自动扶梯的运行原理; 3.掌握地铁车站升降直梯、自动扶梯的定期检查和基本操作; 4.了解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车站升降电梯认识; 2.车站自动扶梯认识; 3.车站自动扶梯日常检查及操作; 4.车站无障碍设施认识。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4 |
站台安全门系统 |
学时 |
8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铁车站站台安全门的分类及功能; 2.理解站台安全门的机械结构; 3.掌握站台安全门的控制系统; 4.掌握站台安全门的运营前检查和基本操作; 5.掌握不同情形下站台安全门的应急处置。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站台安全门的基本认识; 2.站台安全门的定期检查及操作; 3.站台安全门应急处置。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观察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5 |
车站消防 |
学时 |
6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铁车站火灾的分类、特点和事故原因; 2.识记常见地铁消防标识; 3.理解车站防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4.掌握车站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常规使用; 5.掌握不同情形下车站火灾的应急处置。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车站消防系统认识; 2.车站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及操; 3.车站消防的应急处置。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6 |
车站给排水系统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和给水方式; 2.了解地铁车站排水系统的排水类型和排水方式; 3.掌握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内容; 4.掌握车站给排水设备的操作方法; 5.掌握区间消防管道漏水、给水设备漏水和排水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车站给排水系统认识; 2.车站给排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和基本操作。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头脑风暴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7 |
车站暖通空调与环控系统 |
学时 |
8 |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组成; 2.理解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 3.掌握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基本操作; 4.了解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监控对象和控制; 5.掌握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故障应急处理。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认识; (1)车站大系统的基本认识; (2)车站小系统的基本认识; (3)车站水系统的基本认识。 2.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认识; 3.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环境控制对象; 4.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备控制对象; 5.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观察法。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8 |
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系统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2.理解地铁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铁车站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的负荷分类; 4.掌握地铁车站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配电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照明系统; |
.项目教学法; .用图片、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印象 .讨论法; .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学习情境9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实践调研 |
学时 |
4 |
学习目标 |
通过调研实践掌握本课程中关于车站设备的知识。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1.地铁车站每个出入口的个数、类型、站台的类型。 2.地铁车站AFC系统终端设备的外观结构(自动检票机、自动售票机、自动查询机),有双向检票机、宽通道检票机等。 3.自动扶梯周围的安全设施(三角区的护板、防止进入的围栏);自动扶梯的紧急停止操作方式(扶梯两端、扶梯中间、黑色橡胶圈),自动扶梯启动开关;无障碍电梯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4.站台屏蔽门的门体结构和门体类型(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固定门),站台屏蔽门的手动解锁钥匙和手动解锁手把。 5.轨道交通车站应急消防标志和设备。 |
通过调研实践,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交通运营管理技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业务培训教学。
|
.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 .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本课程理论授课所采用的教材分别为:
[1]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顾保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范文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张之启,南京地铁二号线莫愁湖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铁道勘测与设计,2007
[5]陈兴华,地铁设备监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6]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地铁工程设计指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7]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地铁设计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8]孙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9]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李建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本课程实训授课的教材为自编教材。需由相关授课教师根据在企业的经验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自行编制。
2.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共计48课时,其中40课时为理论教学,4课时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最终的成绩考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课程成绩=线上成绩30%+线下成绩20%+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提问情况等综合得出,期终成绩由考核成绩得出。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