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专区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日期:2022-10-14]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开设学期:学年第学期

       时:32

       分:2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它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它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理念,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训练应用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以突出实践技能教育为主,优质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管理知识,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分析,对企业管理实际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的归纳总结,确定了具有职业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贯彻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参照职业技术水平,结合职业技术难易,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与实践。这种设计思路打破传统学科性课程教学的局限性,切实体现需要什么教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的职业教育特点,工作模块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职业岗位技能的需要,而且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先进理念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方法的运用,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与实训使学生具备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四大职业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评价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宽容胸襟并注重提高个人修养,以身作则。

    1.认知目标

    1)掌握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素质要求,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

    2)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现在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趋势;

    3)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理解目标体系的构成,掌握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4)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职权配置的原理与方法,理解规范化管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人员组合和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要求;理解“团队”的本质特征、类型、团队建设的阶段

    5)了解有关领导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掌握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掌握指挥的形式与要领;掌握激励的理论与方法;掌握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6)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控制机制与要领;理解管理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掌握控制的基本程序;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能力目标

    1)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2)初步具有应用现代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组织文化分析与设计能力

    3)具备分析和界定管理问题、创新、决策的能力,并能编制计划书

    4)能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具备群体管理与团队建设的初步能力

    5)能进行有效的指挥、激励,并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6)会运用控制的主要方法,具备搜集与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

    7)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学习情境(项目)

    参考学时

    1

    管理者角色及管理理论认知

    2

    2

    计划的编制

    6

    3

    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方案设计

    8

    4

    领导、激励和沟通的认知

    8

    5

    控制方案确定

    8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项目)1

    管理者的角色及管理理论认知

    学时

    2

    学习目标

    掌握管理涵义、管理者素质、管理理论等知识,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者素质;初步具有应用现代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组织文化分析与设计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管理的涵义,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者素质要求及基本职能,管理环境,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组织文化建设内容、要求与方法

    .

    .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

    .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学习、交流和分析能力

    .具有管理学基础专业理论修养,一定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学习情境(项目)2

    计划的编制

    学时

    6

    学习目标

    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创新思维与方法、决策程序与方法,能具备分析和界定管理能力,并能编制计划书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计划的类型、程序,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目标体系的构成,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计划的编制

    .

    .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任务训练的教学方法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

    .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学习、交流和分析能力

    具有管理学基础专业理论修养,一定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学习情境(项目)3

    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方案设计

    学时

    8

    学习目标

    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职权配置的原理与方法,理解规范化管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人员组合和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要求;能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具备群体管理与团队建设的初步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职权配置的原理与方法,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要求,人员组合和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要求,团队的本质特征、类型、建设阶段

    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

    .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学习、交流和分析能力

    具有管理学基础专业理论修养,一定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学习情境(项目)4

    领导、激励和沟通的认知

    学时

    8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领导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掌握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掌握指挥的形式与要领;掌握激励的理论与方法;掌握沟通的方法与艺术,能进行有效的指挥、激励,并能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领导概念,领导方式理化,权力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要领,指挥的形式与要领,激励的理论与方法,沟通的方法.

    .

    .多媒体授课,能力演示,任务训练,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

    .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学习、交流和分析能力

    具有管理学基础专业理论修养,一定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学习情境(项目)5

    控制方案确定

    学时

    8

    学习目标

    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掌握控制的基本程序,会运用控制的主要方法,具备搜集与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及基本程序,预算和非预算控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

    ..

    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教学方式.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

    .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学习、交流和分析能力

    具有管理学基础专业理论修养,一定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教材选用

    选用教材时,应该选择按照项目工作课程开发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教师要结合本课程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材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该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思考一下教材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先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整,是否继续使用该教材等,并应根据知识的更新情况考虑是否更换新版本或更合适的教材。

    2)教材编写

    a)本课程的教材以及相应的教辅资料编写应当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

    b)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思想,以基础管理岗位为核心,以企业管理业务操作内容为主体,结合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c)教材应以设计完成的项目活动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角色互换、情景再现、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展现教学内容。

    d)教材在内容上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与时俱进,要把企业管理实务过程中的新知识、新规定、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材中,使教材更贴近企业管理实务的发展变化和实际需要。

    2.教学组织与设计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传授管理学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

    (2)本课程教学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做结合,积极创设工作情境,边讲边学,“教”与“学”互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实践、合作等方式,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管理业务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探讨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管理实务操作技能要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职业能力。

    4)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品质。

    3.课程考核与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

    2)教学评价的对象应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分为应知应会两部分。

    3)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以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本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增加平时考查成绩的比例。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1)注重实训教辅资料的开发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各种形式的教学课件,具体包括: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幻灯片、挂图等;根据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学生管理实训资料,编制学生实训情景案例、业务操作实训练习题,以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管理业务操作处理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注重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涵。积极开发课程网站,与科技部门共同开发课程配套的教学实训系统软件,创设网络课堂,提供管理实训在线操作,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多样化、丰富教学活动。

    3)注重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开发利用。以全真型管理实务环境与业务为背景建立全真性的现代管理实训中心,提供管理实务生产性实训操作平台,用于满足学生管理实务的实训教学任务;与校外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用于满足学生进行课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内容的实施,实现全真化教学,对学生企业管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职业能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