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开设学期:第三学年 第1学期
学 时:32
学 分:2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机电设备是制造业的重要装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而设备管理与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故障诊断与检测是实施这一项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程以机械设备为主要对象,着重掌握典型机械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操作、管理和维护好相关机电液气设备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前序机电类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工技术、 液压系统学习基础上,以典型机械设备系统为对象,分析和研究其常见故障、诊断方式及维修方法等。是以“机械故障排除”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可为相应的进一步拓展课程或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紧紧围绕典型机械系统故障作为课程内容,其内容分为机械设备常见失效形式、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机电零件修复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模块,通过相关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最终使学生具备拆装、分析和维修典型机械设备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相关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最终使学生具备拆装、分析和维修典型机械设备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态度。
1.认知目标
1)理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
3)掌握常用设备、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途径。
l 4)能掌握机械设备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诊断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4)能处理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3.情意(素养)目标
1)具备一定的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自修能力;
l2)具有创新意识;
l3)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l4)具有敬业爱岗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思政目标
1)以培育坚定理想信念,饱含爱国情怀,崇高道德素养,广博知识见闻,综合素质持续跃升的中国工匠人才为构建目标。
2)培养具备与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突出改革精神的技术型人才为宗旨。
3)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具备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四、课程内容结构和要求
序号 |
课程内容 |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参考学时 |
模块 |
教学单元/项目 |
1 |
机械设备维修基础知识 |
1.1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2机械设备维修基础 |
了解常见机械设备系统故障形式; 能掌握常见机械设备系统故障维修技术。 |
了解常见机械设备系统故障形式; 掌握机械设备系统故障常见维修形式 |
2 |
2 |
机械零件失效模式 |
2.1机械零件常见失效形式 |
能够掌握机械零件常见磨损原因及形式,以及如何减少磨损的措施;能掌握金属零件腐蚀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
熟悉机械零件磨损原因及形式; 掌握金属零件腐蚀成因。 |
2 |
2.2机械零件的变形 2.3机械零件断裂 |
能正确分析机械零件的变形形式、变形原因、及减少变形的措施;能正确分析机械零件断裂的过程、成因、及预防方式 |
掌握机械零件变形、断裂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
2 |
3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3.1故障诊断的意义及工作内容; 3.2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 |
能够掌握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工作知识;掌握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 |
掌握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工作知识;掌握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相关知识 |
2 |
3.3温度监测技术 3.4噪声监测与诊断技术 |
掌握温度监测技术; 掌握噪声监测与诊断技术 |
掌握常见机电设备温度监测技术、掌握噪声监测与诊断技术 |
2 |
3.5无损检测技术 |
掌握机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相关知识 |
了解机电设备常见无损检测技术的方式、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 |
2 |
4 |
机电零件的修复技术
|
4.1机械修复技术 4.2焊接修复技术 |
掌握机械零件常见的修复技术以及焊接修复技术 |
能分析辨别不同机械零件故障运用哪种修复技术以及焊接修复方法 |
2 |
4.3电镀修复技术 4.4热喷涂修复技术 |
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电镀技术;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热喷涂修复技术。 |
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电镀技术;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热喷涂修复技术。 |
2 |
4.5胶粘修复技术 4.6表面强化技术 4.7零件修复技术的选择 |
掌握常见机电零件的胶黏修复技术、表面强化技术、和零件修复技术 |
掌握常见机电零件的胶黏修复技术、表面强化技术、和零件修复技术 |
2 |
5 |
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修理
|
5.1零部件的修理过程 5.2典型零件的修理 |
掌握典型零部件的故障修理过程,以及维修后的效果验证 |
掌握典型零部件的故障修理过程,以及维修后的效果验证 |
2 |
6 |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6.1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6.2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
掌握典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
掌握典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
2 |
6.3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6.4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掌握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掌握常见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2 |
7 |
液压系统的障诊断与维修
|
7.1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 |
掌握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形式、诊断; 掌握典型液压元件故障诊断 |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形式、诊断; 典型液压元件故障诊断 |
2 |
7.2典型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掌握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形式、诊断与维修方法; 掌握典型液压元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形式、诊断与维修方法; 典型液压元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2 |
8 |
机床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
8.1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基础 8.2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1.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基础 2.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1.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基础 2.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2 |
8.3常用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案例
|
熟悉常见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案例 |
熟悉了解常见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案例 |
2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1教材选用及编写
鉴于目前高职教育教材的现状,教学工作中应以现有的教材作为辅助,同时根据项目化课程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在教学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项目化课程特点的校本教材。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应充分体现以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求。
教材项目可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2)工作任务引入与分析;3)相关知识;4)任务实施;5)知识与技能拓展;6)思考与练习。
1.2参考资料选用
1) 丁加军.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2.5
2) 汪永华.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2
3) 余洵.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4) 陈晓军.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M].郑州:华中科技人学出版社,2005.6
5) 王振成. 设备管理故障诊断与维修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此外,需开发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相关专业网站链接及其他学习资源,其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快捷便利的学习资料,构建交流平台。
2.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项目的学习以典型机械设备的拆装、故障诊断分析和维修业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角色扮演、仿真模拟、操作训练、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要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典型机械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的要点。要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网络学习以及调研分析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协作攻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迁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力求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实训教学力求小组化(6-8人),提高学生实操机会。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1)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考核要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学生都要对各个项目开展过程进行总结,完成项目报告并汇报,采用项目实训报告和设计或作业的形式增加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过程性考核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少于50%。
2)学期末设置期末考试,对课程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重在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表
评价内容 |
权重 |
常规评价
|
出勤与课堂表现 |
20% |
项目评价 |
设计或作业 |
20% |
实训报告或汇报 |
30% |
期末考试 |
30% |
合计 |
100% |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1)逐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建设课程网站,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逐步探索实行相关实验室开放,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3)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
业项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
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设备条件上应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室(含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实训室,具有良好的环境氛围,相关设备有必要的数量和质量。任课教师具备液压与气动方面足够的知识、能力和能力,能够胜任课程教学工作。学生应具备机电方面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风。